信息阅读

铸魂师声(五)——三尺讲台传思政薪火 一腔热忱育时代新人

时间:2025-11-04 阅读量:156次

高国林.jpg

以真理之光点亮青春 用仁爱之心浸润灵魂

高国林,马克思主义学院专职思政课教师,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立于三尺讲台,我深感荣幸;肩负育人使命,我倍觉珍惜。我心目中的思政课,应是“有理”“有趣”“有温度”的。它既有理论的严谨与高度,又能贴近生活、回应现实;既能廓清迷雾、坚定方向,又能温润心灵、启迪智慧。因此,我不断探索着教学的更多可能:让理论讲述带有时代的温度,让价值引导蕴含文化的厚度,让课堂成为思想碰撞、情感交融的磁场。我希望,当学生走出课堂,带走的不仅是分数,更是分析问题的科学框架、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以及一份“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赤子情怀。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将始终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求自己,不断精进学术,锤炼师艺,努力成为一名让学生终身受益的引路人。在铸魂育人的崇高事业中,我愿做一束微光,与各位同仁一道,照亮学子前行的道路,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自己全部的热忱与力量。

照片.jpg

以史为鉴润初心 以文化人育新人

——历史教学中的思政育人探索

王钰,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历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世界中古史,从事历史课程教学工作。

“从商周青铜鼎的‘民惟邦本’铭文,到近代救亡图存的呐喊,历史不仅是时间的刻度,更是涵养家国情怀的活教材。”在历史课堂上,我始终将“思政育人”理念融入历史课程教学全过程,让历史课堂成为思政育人的生动载体。

授课中,我积极打破“重史实、轻价值”的传统模式,在讲解近代抗争史时,结合史料还原革命先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壮志,引导学生思考个人理想与民族复兴的联结;剖析当代发展史时,通过对比中外发展道路,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以史铸魂,以文育人。这堂“有温度、有深度”的历史课,正是践行课程思政的缩影——用历史的厚度夯实育人根基,让思政教育如春雨般浸润学生心田,真正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