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阅读

中共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统战工作的意见

时间:2023-05-08 阅读量:39次


为深入贯彻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全国高校统战工作会议和全省统战部长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统一战线工作,结合我校统战工作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和高等教育工作方针政策,强化学校党外人士思想政治引导,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作用,创新思路,完善机制,改进方法,配强力量,推动我校统战工作迈上新台阶。

2.工作范围和对象。主要是学校党外知识分子,包括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少数民族师生,在我校工作和学习的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华侨、归侨及侨眷等。重点是担任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党外人士,具有高级职称、学科带头人或重要业务骨干中的党外人士,担任学校中层以上领导职务的党外人士,民主党派组织负责人,以及其他有成就、有影响的党外人士。

二、主要任务

1.加强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及我省《实施意见》,把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摆到重要位置,纳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整体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理论学习、实践锻炼、社会服务,引导党外知识分子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深入开展“学先进、做榜样、比贡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引导党外知识分子树立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理念,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定期了解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动态和意见建议,有针对性地做好引导工作。

2.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纳入学校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总体规划,认真贯彻把一部分优秀人士留在党外的政策规定,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作用突出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加强党外人才梯队建设,注重物色年轻优秀人才,及早发现,重点培养。健全公开推荐、综合培养、动态管理、备用结合的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工作机制。加强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养,坚持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强化政治培训,注重分类施策,创新对专业人才、参政议政人才、民主党派党务人才的培养方式,加大实践锻炼力度,学校在开展挂职交流、学习考察、专题调研、社会服务等工作中,安排一定数量的党外人士参加。切实加大党外人才的安排使用力度,学校中层领导班子和教职工代表大会中应保持适当比例的党外人士。积极举荐优秀党外代表人士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约人员。加强对党外代表人士的日常管理,促进党外代表人士健康成长。

3.加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工作。加强和改善党的政治领导,落实党对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各项方针政策。支持和帮助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着力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解决自身问题能力。支持和协助民主党派做好组织发展工作,规范组织发展程序,有意识、有计划地将一批代表性强、适合在党外发挥作用的优秀人才推荐给民主党派。民主党派在发展新成员时,应征求党委统意见。协助民主党派做好基层组织负责人的物色、培养、举荐、考察等工作。帮助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解决办公场所等实际困难,支持民主党派开展活动和发挥作用。发挥党委在无党派人士工作中的牵头协调作用,建立健全无党派人士工作机制,为无党派人士履行职责、发挥作用提供必要的支持。无党派代表人士加入中国共产党,应参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党委审议,加入民主党派,应事先征求党委的意见。

4.加强民族和宗教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无神论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建立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机制,引导各族师生不断强化“五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思想,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宗教的中国化方向,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教育引导师生树立科学的宗教观,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严禁在校园传播宗教、发展信徒、设立宗教活动场所、开展宗教活动、建立宗教团体。坚决阻断宗教渗透渠道,防范和抵制各种邪教。

5.加强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工作。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做好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积极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参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改革开放实践成果、参观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基地等活动,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开展联谊、公益活动,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在共同学习生活、共同参加活动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建立完善帮扶机制,在思想、学业、生活、就业等方面有针对性开展“一对一”“多对一”辅导帮助。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国家奖助学金、学校专项资助、勤工俭学、援疆援藏资金生源地补助等多种形式,解决其后顾之忧。建立就业帮助常态化机制,通过系部推荐、专场招聘、精准提供就业创业信息等方式,多种途径提高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离校前就业率。加强离校后就业创业帮扶工作。

6.加强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工作。贯彻落实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的方针,认真做好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的团结引导工作,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加强对留学人员的国情省情、形势和革命传统教育,帮助他们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做好留学人士发现、培养、使用和管理工作,积极发挥其作为留学人才库、建言献策智囊团、民间外交生力军的作用。

7.加强统一战线理论政策的研究和宣传。结合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加强统战理论和政策研究,提升学校统战工作科学化水平,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在积极鼓励理论创新的同时,对涉及政治和政党制度、民族和宗教等领域的研究、教学坛讲坛等。要严格把关,确保正确政治方向。推动统一战线知识进课堂,把中央关于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加强统战文化建设,加大统战宣传力度,做好统战信息工作。

三、工作机制

1.健全和落实同党外人士联谊交友机制。建立健全同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交友制度,党员干部积极联系党外人士,经常谈心交心。

2.健全和落实征求党外代表人士意见机制。建立健全意见建议“直通车”制度,民主党派基组织、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及其负责人,可以向上级有关部门和学校党委直接提出意见和建议。对党外代表人士意见和建议的处理情况要及时给予反馈。

3.健全向党外人士传达重要文件和邀请参加重要会议机制。按照中央和级党委有关规定,及时向民主党派组织负责人、无党派代表人士以及党外干部及时传达中央和上级党委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通报学校重要决策和重大事项。学校举行的有关重要会议和活动,应视情况邀请党外人士参加。

4.健全和落实支持党外人士发挥作用机制。支持和引导党外人士立足本岗位做好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出积极贡献。支持和引导党外人士积极开展国情省情考察、专题调研、社会服务,围绕党和国家以及全省工作大局积极建言献策。支持党外代表人士参加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等方面的重要会议和活动,参加统战系统的重要会议、活动和学习培训。

四、保障措施

1.履行主体责任。要把统战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党委书记是统战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率先垂范,亲自做统战工作。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统战工作,主动联系指导党组织开展统战工作,带头学习宣传落实统一战线政策法规,带头参加统一战线重要活动,带头广交深交党外朋友。

2.加强力量建设。要重视对统战干部的教育培养和使用,坚持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标准,选拔优秀的同志充实统战干部队伍。

3.加大保障力度。保障统战工作经费,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培训专兼职统战干部和党外代表人士,走访慰问党外代表人士,组织党外人士开展国情考察、主题实践、革命传统教育等活动,提供必要的财物支持和政策保障。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和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留学人员联谊会等统战团体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和场地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