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职业学校思政课建设相关工作部署,在省级统筹规划下,我校凭借深厚的思政教育底蕴与扎实的教科研实力,被正式任命为大同市职业学校思政课建设协作组牵头单位,肩负起引领区域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此次协作组的组建,源于教育部《关于组建职业学校思政课建设协作组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24〕21号)及《关于做好职业学校思政课建设协作组有关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25〕5号)的战略部署。山西省教育厅批复成立省级协作组,由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牵头。在此框架下,我校凭借优势获省厅任命,牵头组建大同市职业学校思政课建设协作组,推动区域职业院校思政教育协同发展。6月18日,我校马院负责人李静作为大同片区牵头单位代表,参加省级协作组工作会议。会上,与会人员围绕《山西省职业学校思政课建设协作组工作方案》展开深入研讨与审议,明确各地市组建市级协作组的重点任务与方向。在此基础上,6月30日,大同市组织召开了大同市职业院校思政课建设协作组工作会议,山西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大同数据科技职业学院、大同市卫生学校等10所成员单位的分管副校长及相关负责人参会。会议中,我校党委副书记许晓婧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政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成果培育等方面的成果。她表示,作为牵头单位,学校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建立资源倾斜机制,保障协作组工作顺利开展;聚焦提升思政课建设水平,与各成员单位在理论研究、教学实践等领域协同攻关。许晓婧呼吁各成员单位积极参与协作组活动,共享优质资源与经验,凝聚“1+N”合力,推动大同市职业院校思政课建设发展。随后,大同市教育局副局长王润峰宣布协作组正式成立。我校马院负责人李静详细解读了协作组工作任务,从课程体系优化到教学方法创新,从师资能力提升到实践基地共建作了整体规划。与会成员单位围绕工作方案展开热烈讨论,碰撞思想火花,为后续工作的有序开展勾勒出清晰蓝图。 此次大同市职业学校思政课建设协作组的组建,旨在打造新时代职业院校思政课建设“大同方案”,提升区域职业教育思政育人整体水平。作为牵头单位,我校将主动作为,精心组织协作组各项工作,健全高效务实的运行机制,确保沟通顺畅、决策科学、执行有力。同时,我校将积极倾斜资源,在师资培训、教学资源开发、科研项目攻关、示范课堂建设等关键领域,为协作组及各成员单位提供支持与服务,努力成为协作发展的“资源池”和“加油站”,携手各成员单位,共同推动大同市职业院校思政课建设迈向新高度。
查看详情
6月9日,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守正创新谋发展,实践育人促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期工作总结暨实践教学经验交流研讨会》。会议全面梳理本学期工作成果,深度研讨实践教学经验,科学部署后续工作,为学院发展锚定方向。会上,学院负责人李静对本学期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在教学安排方面,细致部署期末考试各项工作,确保考试有序推进。在成果收获上,学院成绩斐然,成功立项“何以山西”两个重大项目;在山西省第二届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中斩获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学校AI赋能教学大赛上,4名教师脱颖而出荣获佳绩;获批一门校职教金课。同时学院工作扎实推进,教学工作平稳有序开展;校领导讲思政课顺利开展;思政专题党委会成功召开;思政部正式更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启发展新篇章;成功确定两名课程负责人,并先后制订《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规划》《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思政课建设方案》《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政课建设方案》;组织3批共8名教师参与山西省思政课教师提升计划,有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针对暑期和下学期工作,李静也进行了系统部署,涵盖成绩评定、学期工作总结、暑期培训研修计划制定,以及学校新校区搬迁等重要事项,为后续工作开展绘制清晰蓝图。 在实践教学经验交流环节,各课程负责人与思政课教师畅所欲言,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分享实践教学中的宝贵经验与有效方法。大家深入探讨、相互学习,共同探索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新路径,力求通过实践教学提升育人实效,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与感染力。此次会议的召开,不仅是对过去一学期工作的全面总结与回顾,更是为未来发展明确目标、凝聚力量。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秉持守正创新理念,深耕实践育人沃土,推动学院工作迈向新台阶,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查看详情
根据山西省教育厅于 2025 年 5 月 29 日发布的《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二届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获奖教师名单的通知》(晋教政函〔2025〕17 号),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刘敏、黄雪彬两位教师在此次活动中脱颖而出,分别荣获高职高专组一等奖和二等奖。本次教学展示活动旨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与水平。活动经过高校推荐申报、专家初评、现场教学展示评审、结果公示等严格环节,最终评选出特等奖 20 项、一等奖 40 项、二等奖 63 项。我校刘敏老师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课程的教学展示中表现卓越,荣获高职高专组一等奖;黄雪彬老师在 “思想道德与法治” 课程中表现出色,荣获高职高专组二等奖。两位老师在初赛中成功入围,并最终在决赛中凭借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出色的教学展示,一路过关斩将,为学校赢得了荣誉。省教育厅希望各获奖教师珍惜荣誉,继续深耕教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各高校应依据《普通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2025-2027 年)》等相关政策,及时做好奖项认定工作,进一步营造教师认真讲授思政课、学生积极学习思政课的良好育人生态。此次获奖不仅是对我校思政课教师教学水平的高度认可,也将激励更多教师积极投身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查看详情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对思政课教学质量要求日益提升的背景下,为助力思政课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推动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3月10日,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联合山西大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功举办了一场以“以赛促教强本领校际协同共提升”为主题的教学竞赛专题研讨活动。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成果丰硕,为两校思政教育交流合作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活动伊始,山西大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莉教授带来了一场题为《思政课教学展示文件解读》的精彩讲座。张教授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教学目标的精准设定、课程依据的深度挖掘、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教学方法的创新运用以及教学效果的科学评估等方面,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剖析。她指出,思政课教学目标应紧密贴合时代需求与学生特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讲解过程中,张教授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为在场教师们清晰勾勒出思政课教学的标准框架,提供了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引,让教师们对思政课教学展示的关键要素有了更为透彻的理解。紧接着,山西大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李东学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题为《教学能力比赛方案设计及参赛建议》干货分享。李老师以自身荣获“2024年山西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的宝贵经历为蓝本,从备赛前期的精心筹备,包括深入研究比赛规则、精准定位教学主题、巧妙设计教学环节,到参赛过程中的沉着应对,如教学展示时的语言表达、肢体动作、与学生的互动技巧等,再到赛后的深刻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未来教学改进提供方向。她的分享细致入微,既有宏观层面的策略指导,又有具体实操的细节提示,使教师们仿若身临其境,真切感受到教学竞赛的全过程,收获了满满的实战技巧。活动期间,两校思政教师积极互动,思维碰撞出耀眼火花。大家踊跃发言,分享自己在日常教学中的心得体会,提出在教学竞赛筹备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与难题。针对这些问题,现场展开了热烈讨论,教师们各抒己见,交流氛围十分浓厚。通过思想的交流与观点的交锋,不仅解决了部分教师的实际问题,还拓宽了大家的教学思路,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此次活动成功搭建起校际沟通桥梁,实现了思政教学资源的深度共享。未来,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将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鼓励思政教师将所学所悟运用到实际教学竞赛中,不断磨砺教学技能,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同时,持续加强与山西大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交流合作,共同探索思政教育创新发展之路,为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高尚道德品质的新时代思政人才奠定坚实基础。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思政教育必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
查看详情
为深化校际协同育人机制,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5月15日,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大同市实验小学文翰分校联合举办“大手牵小手”思政课共建活动,积极探索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新路径,着力培养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活动伊始,大同市实验小学文翰分校学生有序乘车前往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途中,孩子们难掩兴奋与期待,热烈分享着对此次师范之行的憧憬,对即将结对的“大朋友”更是充满好奇。部分学生朗读大学生提前撰写的信件,字里行间传递的温暖与关怀,为活动拉开温馨序幕。抵达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后,在 1913 广场,两校结对学生完成见面与简要介绍,手拉手开启研学之旅,正式建立起跨学段的友好联结。在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的带领下,两校学生沿着校园中轴线,开启校史文化探寻之旅。从具有历史厚重感的八柱校门,到天圆地方办公楼、立志大礼堂、12座四阿顶学堂教室等历史建筑,每一处都承载着学校的发展脉络与文化底蕴。师生们还共同参观校史馆与雕塑工作室,沉浸式感受学校百年办学历史与艺术教育成果,于历史传承与艺术熏陶中厚植文化自信。在操场互动环节,两校学生围坐一处,开展文艺交流活动。大学生以吉他伴奏,与小学生共同演绎活力四射的街舞表演;小学生带来的民族舞表演,凭借精湛舞技与优美姿态赢得阵阵掌声。精彩的文艺汇演不仅展现了学生们的才艺风采,更在轻松氛围中增进了彼此情谊,有效促进了大小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深化了彼此情谊。在思政教育核心环节,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一学生李萱莹于思政教育基地,为文翰小学学生带来题为 “教育家精神的内涵与实践” 的思政课程。课程中,李萱莹生动讲述从大同师范走出的优秀教育工作者事迹,展现教育家们矢志教育、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深刻阐释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在互动问答环节,小学生积极提问,大学生耐心解答,通过思想碰撞,实现了思想的深度碰撞与知识的有效传递。活动尾声,两校学生互赠承载美好祝愿与殷切期许的礼物,为此次研学活动留下珍贵纪念。此次“大手牵小手”思政课共建活动不仅为两校学生搭建了交流互动的平台,更是两校深化校际合作、创新思政教育的积极探索。活动以实践体验为载体,将校史文化、艺术教育与思政课程有机融合,打破学段壁垒,整合教育资源,实现大小学思政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构建一体化思政教育体系提供了有益借鉴,也为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注入新动能。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