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阅读

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携手红十字会开展急救培训,提升教职工应急能

时间:2025-11-07 阅读量:50次

2025年11月3日下午2点30分,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联合红十字会,在云枢楼南楼1层第六阶梯教室开展急救培训,专职辅导员、班主任、体育教师、劳动教育教师及校医护人员等100余人参训,旨在提升教职工应急救护能力,为校园安全保驾护航。

1.jpg

会议伊始:明确培训意义,凝聚共识

培训由后勤管理处张庆文处长主持,他介绍了参会领导嘉宾,明确培训围绕心肺复苏(CPR)、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展开,强调这些技能对守护师生生命安全的重要性。随后,于桂林副校长传达教育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精神,指出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紧迫性,期望参训人员认真学习、熟练掌握急救技能,成为校园应急救护骨干。

8.jpg

专业授课:理论实操双轨并行,解锁急救“真本领”

大同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讲师史静带来专业授课。理论讲解中,她结合真实案例,介绍急救黄金时间、操作原则等知识,用数据强调急救重要性:80%以上心脏骤停发生在医院外,40%以上患者死于发病后15分钟内,4分钟是急救黄金时间,抢救每早1分钟,成功率上升10%;同时梳理心肺复苏流程,包括判断意识和呼吸、启动EMSS(呼救)、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步骤。实操环节,史静现场演示CPR标准动作,细化胸外按压深度与频率;详细拆解AED“开机、贴电极片、分析心律、电击除颤”操作步骤,确保参训人员掌握使用方法。

7.jpg

以考促学:理论实操双重考核,检验培训实效

培训后,参训人员先参加理论考试巩固知识,张庆文处长总结时肯定大家学习热情,提醒急救技能需日常练习强化。随后进行实操考核,参训人员在模拟场景中运用CPR和AED技能,考核合格者将获红十字会颁发的《急救员证书》。

5.jpg

此次培训是学校落实校园安全建设的重要举措,不仅让百余教职工掌握实用急救技能,更增强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责任意识,为师生生命安全筑牢防线,助力平安校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