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阅读
时间:2025-11-03 阅读量:38次
为切实增强25级新生的安全意识、规则意识与文明素养,帮助同学们系好大学生活的“第一粒扣子”,小学教育系于2025年10月组织开展了三次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入学安全教育系列活动。其中前两次由各班辅导员主讲,第三次由燕军老师负责主讲。通过班会的形式,引导学生筑牢思想防线,规范行为习惯,营造安全、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第一次:安全启航,意识先行
本次教育作为系列活动的开篇,聚焦“安全意识的建立”。辅导员围绕“大学生常见安全隐患”展开讲解,内容涵盖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心理安全、网络安全等多个维度。通过真实案例剖析,如“新生被骗学费”“宿舍使用违规电器引发火情”等,提醒同学们安全无小事,防患于未然。
在此次主题教育班会中,同学们认真聆听、积极配合,在轻松氛围中掌握应急处理技巧。此次教育旨在帮助新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为后续系列活动奠定思想基础。
第二次:聚焦重点,警钟长鸣
本次教育为系列活动的核心环节,内容详实、警示性强,辅导员围绕三大板块展开讲述:
1.筑牢思想防线,远离电信诈骗:重点剖析“兼职刷单”“两卡租售”等高发诈骗手段,提醒学生“不轻信、不点击、不泄露”,守好“钱袋子”。
2.规范网络言行,坚守文明底线:结合我校学生因发布不当视频被网警调查的实例,强调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呼吁学生“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做清朗网络空间的守护者。
3. 严守住宿纪律,共建和谐环境:针对部分学生住宿在数据学院宿舍区的特殊情况,重申区域限制与往返规定,明确违规后果,强化规则意识。


此次教育通过“以案说法”的方式,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安全与文明是大学生活的底线与红线,不可触碰,更不可逾越。
第三次:习惯养成,责任担当
作为系列教育的收官之作,本次班会将焦点从“外部警示”转向“内在养成”,由燕军老师主讲,围绕教室与宿舍卫生、用电规范、作息秩序、人际相处等方面展开,强调:
1.良好习惯是安全的前提:如离开宿舍断电、不私拉电线、不购买无证食品等;
2.责任担当是文明的体现:如主动打扫宿舍、遵守公共区域秩序、尊重他人作息;
3.集体意识是和谐的保障:鼓励同学之间相互提醒、共同进步,营造“人人讲安全、处处见文明”的良好氛围。


班会最后,同学们积极分享自己的心得,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本次教育主题活动中,前两次由各班辅导员主导“安全认知与规则传递”,通过案例剖析帮助新生建立安全意识、明确行为边界;第三次由燕军老师聚焦“习惯养成与责任引导”,推动新生将安全文明理念转化为日常行动,形成“意识—规则—习惯”的完整教育链条。通过这次教育主题活动,25级新生不仅提升了安全防范能力,更树立起“文明从我做起,安全人人有责”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