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阅读
时间:2023-05-09 阅读量:29次
2023年4月10日,数学系全体教师在211会议室进行了集体教研活动。随着我校在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的荣誉越来越多,我校师生也逐渐对数学建模大赛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如何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建立学生们的数学建模思想,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水平,成为现阶段教师们需要思考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在系主任黄晓军的带领下,我系教师针对自己所带学科进行了讨论。
首先,黄晓军指出数学建模思想融入教学中的重要性,并介绍了数学建模思想的基本内涵。数学建模主要指通过构建模型的方式来求得问题破解数学活动的过程。我们可以将数学建模步骤高度概括为:实际观察、问题提出、抽象成数、得到数学、修改验证、可用结果等若干部分。但在教学工作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一、在学生方面,高职生在心理层面上缺乏对数学建模的正确认识,认为数学建模比较高深,与专业学习相去甚远。二、在教师方面,虽然对数学建模思想持有肯定态度,认为数学建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学习、职业发展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然而繁重的课程任务,使得教师缺乏渗透数学建模知识与思想的积极性,难以开展有效、全面的数学建模活动。
针对黄晓军提出的问题,老师们也根据自己所带的科目,对如何渗透数学建模思想进行了讨论。例如在数学分析中讲解“函数”时, 可以引入人口增长的指数函数模型、在讲解“级数”时可以采取药物问题或者追踪运动信号源的问题。最值问题中,假设易拉罐使用的材料都是相同厚度, 要设计成标准的圆柱形且体积为V, 问易拉罐的高和底面半径的尺寸成什么比例时使用的材料最省? 这样的问题就可以利用线性规划模型来求解。
通过深入讨论,大家对如何进行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都进行了深入思考,也有了一定的思路和方法,相信经过后续的教学实践,我们的课堂定会大放异彩,学生们的能力也会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