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阅读
时间:2024-06-20 阅读量:69次
第十四届“挑战杯”山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是由共青团山西省委、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山西省学生联合会共同主办的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大赛公布之后,共吸引全省53所高校的8万余名师生参赛,征集参赛作品9000余件。经过校级初赛、省级复赛,最终确定303件作品入围决赛。我校首次参加该项赛事,斩获3项银奖、9项铜奖的好成绩。
银奖
项目一:
唤醒沉睡的土地:荒废农田的重生与绿色复兴计划
项目负责人:白永胜
团队成员:王伟森、高飞、张世杰
指导教师:郭培锦、杨洋
项目介绍:本项目旨在复垦荒废农田,实现农田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推动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项目二:
星火燎同
项目负责人:韩亚静
团队成员:姜雅慧、高婷
指导教师:王钰、刘静
项目介绍:《星火燎同》是以大同市云州区大同火龙果生产基地为背景的,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项目。以抖音等电商直播平台和线下销售相结合的模式来推广大同本地火龙果等农副产品,发展相关产业。
项目三:
“予她同行”女性生理用品共享售货机
项目负责人:李佳庆
团队成员:任桂泽、张新辉、王利仁、杨瑞涛
指导教师:赵嘉鑫
项目介绍:“予她同行”女性生理用品共享售货机,通过在多个场所的公共卫生间设置专门的售货机,满足女性在特殊时期的即时需求。
在本次竞赛中,银奖获得者们展现出了卓越的创新能力和坚韧的创业精神,他们的项目犹如璀璨星辰,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而接下来,让我们将目光投向同样优秀的铜奖得主们,他们的努力与付出同样值得我们致以最热烈的掌声。他们在竞赛中不断突破自我,用拼搏与汗水书写了属于自己的精彩,虽然与银奖擦肩而过,但他们的奋斗历程无疑是无比珍贵的财富,他们同样是这场创业盛宴中不可或缺的亮丽风景。
铜奖
项目一:
科技农场
项目负责人:边洪胜
团队成员:边洪胜、刘策策、祁少杰
指导教师:张金叶
项目介绍:科技农场项目,旨在于科技助农,智慧富农,实现农业科技与农业田地的优化结合,推动农业现代化,将可持续发展照进现实。
项目二:
“遗风阁”乡村民宿
项目负责人:崔晋芬
团队成员:窦岩敏、张潇锐、李菀菀
指导教师:马巧娜
项目介绍:本项目旨在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民宿,用以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动乡村振兴,实现可持续发展。
项目三:
稻壳一次性餐具贩卖机
项目负责人:杨瑞涛
团队成员:李欣茹、田艳、郭钰
指导教师:温艳斌
项目介绍:贩卖机主要用于销售以稻壳为原料的一次性餐具,所售的稻壳餐具,有绿色环保,可降解的特点,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项目四:
泉暖奇村 - 温泉旅游文化宣传创业计划
项目负责人:李泽辉
团队成员:董卓越、卫姿帆、郭萌萌、李昕
指导老师:杨洋、郭培锦
项目介绍:本项目旨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带入小学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将皮影戏与小学语文课本相结合,打造皮影剧,调动学生对语文课文和传统文化的兴趣。
项目六:
“圆梦·心送”——赋能助学平台
项目负责人:郭慧川玉
团队成员:罗鹭、麻超、郭富林
指导教师:马巧娜项目介绍:本项目以帮助贫困生为宗旨,秉持着帮助贫困生缓解经济压力、服务广大学生解决“最后一公里”餐饮问题的理念,开展此项目活动。
项目七:
城市农业交流中心
项目负责人:邢睿君
团队成员:邢睿君、邱茂林、孙晨浩、韩雪、宋亚盼、赵梦薇
指导教师:祖晓明
项目介绍:随着时间的发展,老年人的衣食住行等问题也在被一步步缓解,但是同时老年人对于精神方面的需求也有了更多的缺口。此时城市农业交流中心的想法一方面根据老一辈中国人对于土地的情怀,迎合大众,模式多样,在拥有一定自给自足能力的同时有效缓解老人的精神状态,减少孤独乖僻的状况,同时打开老年人的社交圈,减少家庭的负担。
项目八:
“生命卫士”应急智能手环”
项目负责人:张瑞恬
团队成员:刘潇泽、李鹏昌、王辉、杨瑞涛
指导教师:林洁
项目介绍:应急手环为应对老年人可能面临的突发生命危险而设计,它采用楼层级精准定位技术,并与医疗系统实现有效对接,旨在减少老年人因意外突发状况而导致的悲剧发生。
项目九:
让科技赋能云中文旅
项目负责人:郭亚鹏
团队成员:郭亚鹏、权仕桥、白宇城、尉佳莉、樊文燕
指导教师:周春燕、张金叶
项目介绍:以科技赋能云中文旅项目,旨在以当地旅游景区和特色文化为内在核心驱动,以现代数字科技为主要手段,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提升旅游品质、满足游客需求、增加游客体验感。
第14届“挑战杯”山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活动圆满结束,它虽已落幕,但留下的精神和故事将激励我们不断前行。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创新的火焰仍在燃烧,创业的梦想永不止步。带着活动中的收获与感悟,我们将继续勇往直前,追逐梦想,创造更多可能。让我们铭记此刻,在未来以更高热情和拼搏精神,去拥抱广阔天空,向着更高目标迈进,续写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