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
通知公告查看更多
2025 年 6 月 7 日至 8 日,由大同市教育局、大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大同市总工会、共青团大同市委主办,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承办的大同市第七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育与体育类(高职组)教学比赛顺利举行。参加本次大赛的师生齐聚一堂,展示教学技能与专业风采,共促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6 月 6 日下午,学校召开了赛前动员大会,参赛选手完成赛场熟悉和抽签环节。6 月 7 日至 8 日,各项目比赛正式拉开帷幕。《小学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教师赛道)共有26名选手参赛,比赛围绕教学方案撰写、课件制作和模拟课堂教学三大核心环节有序展开。选手们立足小学课程标准,结合学生认知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与教学流程。巧妙地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其中,充分展现了他们将德育与智育有机结合的能力,展现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小学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学生赛道以团队形式进行,共17组选手参赛,比赛聚焦技能水平、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各小组在备赛阶段便分工明确,聚焦课程框架搭建,教学素材搜集,教学课件设计,反复打磨教学语言。在模拟教学过程中,团队成员间默契配合,围绕小学语文、学前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不同课程,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将精心设计的课程方案生动呈现。这种团队协作模式,不仅让选手们在交流碰撞中深化了对教育理论的理解,更培养了他们未来从事教育工作所需的团队协作精神。选手们通过模拟教学场景,充分展现了对教育理论的应用能力。《体育活动设计与实施》项目在体育馆进行,17 组参赛队伍依次展示体育活动设计方案,涵盖运动技能、安全防护和团队协作等要素,现场气氛热烈。比赛现场,各参赛队伍轮流登台,通过现场讲解的方式,将体育活动设计方案生动呈现。参赛团队亮点频出,有的队伍围绕少儿武术,规划了科学的体能训练与动作规范教学,助力青少年强身健体的。有的队伍传承传统文化,现场展示了舞龙舞狮项目,从基础的握杆姿势、步伐移动,到复杂的舞龙 “8 字舞龙”“穿腾跳跃”、舞狮 “采青” 等技巧,同时还融入节奏训练,让参与者在锣鼓声中感受传统体育的韵律之美。安全防护作为体育活动的重中之重,参赛队伍均给予了充分考量,不仅在方案中详细标注了运动场地的安全检查要点、器材的规范使用方法,还针对可能出现的运动损伤制定了应急处理流程,有的队伍设计了丰富的体育游戏活动,强调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参与者的合作意识与集体荣誉感。赛事期间,裁判组对选手表现进行了专业点评,肯定了参赛作品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同时针对教学环节设计、技术操作规范等提出改进建议。参赛师生表示,通过比赛不仅检验了教学成果,更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有助于提升职业技能和教学水平。大同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成为展示职业教育成果的重要窗口。本次比赛的成功举办,不仅彰显了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创新实践,也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未来,赛事将持续聚焦产业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助力 “技能型社会” 建设。
查看详情
为响应国家教育改革政策,聚焦职业教育发展需求,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模式,以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学校于5月29日在行政楼会议室216开展了课堂革命答辩。来自全校不同二级教学单位的17支教学团队参加了此次答辩。答辩评委团由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获得省技能比赛一等奖的优秀教师组成。副校长殷旭彪参加并指导了此次答辩。在答辩过程中,各二级教学单位教师代表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创新、课程资源整合、信息化技术应用以及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等多个维度,详细阐述了各自开展课堂革命的思路与举措。外语系教师杨朵朵分享了以 “折纸” 为主题的综合英语课程改革实践,全方位提升学生外语综合应用能力与跨文化交流素养。计算机与数据工程学院教师李嘉琦打破传统教学时空限制,借助线上学习平台,课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设计完成关于悬空寺的AI宣传片设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团队协作能力;中文系教师李彦明团队将课堂搬到厨房,使学生通过亲手实践感悟“糕文化”,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答辩中,教师们普遍提到了利用信息化手段赋能课堂教学的实践。通过在线教学平台等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教学资源的精准推送、教学过程的实时监控以及学习效果的个性化评价,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元、灵活便捷的学习体验。根据17组答辩情况,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此次课堂革命答辩是学校推进教学改革的一次生动实践,充分展示了教师们在课堂创新方面的积极探索与成果。学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教学改革激励机制,加大对课堂革命项目的支持力度,推动优质教学经验的推广与应用,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查看详情
“一技在手,一生无忧”。为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实在在地把职业教育搞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办好职业教育周活动,全面提升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我校于5月10日-5月15日在中院教室成功举办2025年职业教育活动周系列教学能力活动。本次活动覆盖新任教师、辅导员、组织员及外聘教师四大群体,通过“理论+实践”多维考核,全面检验教师队伍育人能力。现场气氛紧张而有序,评审专家团队由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组成。他们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从教学目标达成、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运用、教学效果等多个维度对教师的表现进行严格评审。在教学设计环节,教师们依据所授课程,结合职业教育特点与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突出实用性与创新性;课堂教学展示中,教师们精神饱满,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展现出扎实的教学功底和独特的教学风格;学生管理案例分析环节,辅导员和组织员们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深入剖析案例,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彰显了优秀的学生管理能力与应急处理能力。开展教学能力活动是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有效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共同进步,对推动学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查看详情
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全面提升学校课程建设质量,推进高水平专业建设,根据《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25年山西省职业院校“职教金课”建设工作的通知》精神,我校于5月23日组织开展了2025年校级金课答辩会。参与本次答辩的评委来自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参与答辩的团队包含2023年校级金课团队、2024年校级金课团队以及新申报团队,共19支队伍。答辩现场,来自全校不同专业的课程团队通过精心准备的课程材料,从课程定位、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特色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阐述。各课程团队结合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其有机融入教学全过程;积极探索 “岗课赛证” 融合育人模式,通过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对接职业技能标准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部分课程还展示了在教学资源建设、学生竞赛获奖、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在答辩过程中,评委以严谨的态度、专业的视角,对课程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和提问,专家们充分肯定了各课程团队在课程建设中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同时也针对课程目标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契合度、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教学评价的科学性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评审团强调,金课建设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思维,持续深化课程改革,不断提升课程的内涵和品质。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根据排名,学校拟推荐10门校级金课进行课程录制并申报省级职教金课。金课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是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抓手。各课程团队将以此次答辩会为契机,认真梳理专家意见,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加强教学改革与创新,充分发挥金课的示范引领作用,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查看详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