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阅读
时间:2025-01-15 阅读量:50次
寒来暑往,硕果盈枝。为进一步调整办学格局,推进学校转型发展,总结本学期教学科研情况。2025年1月13日,我校在行政楼222召开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教学科研汇报会。副校长殷旭彪、党委人才工作部部长吴万、教务处负责人孙伟民、各系部主任、教学科研秘书及处室工作人员等参加了此次会议,共同回顾过去一学期的辛勤耕耘与丰硕成果,展望学校未来的发展蓝图。会议由教务处负责人孙伟民主持。
会上,各系部主任依次上台发言,汇报了本学期的教学科研工作情况。本学期以来,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教学科研转型发展领域持续发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各系部根据学校转型发展总体规划,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及课程建设,确保课程内容与时俱进,贴近行业需求。积极组织教师参与集体教研活动、申报课题,通过深入探讨教学理念、交流教学经验,推动系部改革。如学前教育系落实岗课赛证,分层分类培养,不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中文系制定自习改革计划,并积极推动各班落实,丰富了学生早晚自习活动。小学教育系、数学系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虚拟仿真等现代技术手段,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自然科学部从课程考核改革入手,丰富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方式。
在实践教学方面,学校进一步强化实训基地建设,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如外语系与大同市旅游集散中心签订协议,共建课程,助力大同市文旅发展;教育技术系与中联数据建立产教融合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艺术系、体育系曳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方式,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成长,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职场的需求。思政部丰富实践教学考核方式,开展课堂及实践基地实践教学,并通过教学观摩、互评,提升思政课教学水平。
孙伟民指出师范类职业教育转型发展,要强化特色、提升内涵、纵向贯通,加强类型化发展,发展要把握转型改革稳定,强调师范类专业做精,非师范类专业做特。他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学校未来转型发展的规划建设及具体措施,强调要始终坚持“三年谋转型,五年强服务,十年创一流”的工作目标,推动学校转型发展。
吴万总结了本学期科研项目申报及立项的有关情况,本学期学校开展“科研晋行时”系列活动,加强实地调研,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举办了多次科研讲座。针对当前科研工作存在的不足,他指出了对下一阶段科研工作的展望与要求。
殷旭彪指出,当前学校技能人才发展成果显著,但当前转型发展也面临诸多问题与不足,强调要准确把握职业教育的时代脉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真正将各项措施将落地实施,具体措施包括:一是专业设置科学合理化,优化课程体系,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开设更多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新专业、新课程;二是加大实践教学投入,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瞄准职业教育特色,强调内涵式发展,采取更多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团队的实践指导能力;四是深化校企合作,探索建立“产教融合”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育资源与企业资源的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稳步推进,教科研质量稳步提升。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厚植基础、强化技能、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激励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