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阅读
时间:2024-09-13 阅读量:56次
青春入基层,实践长才干。日前,我校团委遴选出三支团队分别深入大同市阳高县、云州区、广灵县针对性开展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的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从城市到农村,从田野到山川,同师学子将各自所学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深入基层与群众对话,深入一线与乡土对话、深入革命旧址与历史对话,用足迹丈量祖国的每一寸河山,在社会实践中激发出青年大学生解决真问题、创造真成果的动力,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踏寻红色足迹弘扬大泉山精神——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寻红色足迹
为弘扬大泉山水土保持的首创精神,引领青年学子追忆红色足迹、赓续奋进力量,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大同师专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赴阳高县大泉山水土保持展览馆开展以“追寻红色足迹,发扬大泉山精神”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红色记忆,历史回响。“看,大泉山变了样子!”在大泉山水土保持展览馆,团队成员跟随讲解员的脚步,认真聆听讲解员给大家讲述1955年毛泽东主席对大泉山的重要批示。馆内通过翔实的文字、图片、影像、模型、实物及现代化声光电等展示手段,还原了以张凤林、高进才为代表的大泉山人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形成了一整套以“八连环工程”为主的治理水土流失、化害为利的有效措施,再现了新中国水土保持第一山——大泉山的水土保持工作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和典型经验。
在大泉山东方红展览纪念馆,馆内陈列着建国以来带着红色烙印的纪念章、塑像、瓷器、布票粮票、连环画、书报等五万余件。红色纪念品收藏家李建明,既是馆长也是讲解员,精神矍铄地为师生们认真细致地讲解各时期毛主席纪念章、铜像、瓷像、照片、语录、生活用品等,每一件藏品他都能准确地述说出那个时代的一段红色记忆。他说:“他会把大泉山精神传承弘扬下去,让年轻人在新时代有新担当和新作为。”
弘扬大精神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第二站,实践团来到我校定点扶贫村阳高县下神裕村开展实地调研、感受乡村蝶变。校驻村工作队队长讲述了依托杏果、西梅两大百亩园区建设,带领村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收致富的工作历程。团队师生围绕“九会一站”乡村基层治理典型经验,与驻村工作队员进行了深入学习交流,深刻感受党建引领下基层“末梢”转为治理“前哨”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
岁月沧桑带不走红色记忆,时代发展不能忘记最初心。教育技术系团总支书记和团队成员分享到:“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当永葆拼搏进取的青春本色,服务基层、躬身实践,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许,以饱满的热情全心全意投入到大同全方位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奋斗实践中,将同师学子的青春涓滴汇入当地乡村振兴万顷澄碧,为大同‘奋斗两个五年、跨入第一方阵’贡献同师智慧和力量。” 追寻总书记足迹。
感悟“致富花”绽放之美——乡村振兴促进团
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我校乡村振兴促进团跟随总书记黄花足迹来到云州区,深入黄花种植、加工、销售、农文旅融合等产业一线,开启了一场黄花特色产业探索之旅。
团队成员先后走访调研了大同黄花产业园、唐家堡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坊城新村产业园、忘忧农场等,与种植户、村支书和园区负责人交流互动。如今小黄花已经成为云州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特色支撑产业,并形成了从黄花种植、水利灌溉、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有机化种植、采摘,到干菜初加工、深加工,再到项目引进、产品研发及黄花文旅发展,形成了规模化种植、集约化加工、品牌化销售、全产业链发展的新格局。
旗帜引领铸辉煌,党旗飘扬黄花香。实践团成员通过学知、践行的方式,通过追寻总书记足迹,进一步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指示精神。实践团成员表示: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乡村振兴的活力与希望,更加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和价值,将把这次活动作为一次宝贵的人生经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为乡村振兴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以实际行动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青春力量,让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春
点染青春共话传承——中华文化传承团
基于我校的山西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发展,实践团队通过拜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广灵剪纸代表传承人张多堂先生,了解其文化发展和传承现状。张多堂先生向我们介绍到:广灵剪纸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主要为刀刻染色的彩色剪纸。要经过设计图样、熏、刻、剪、染多道工序;表现形式上,又有阳刻、阴刻、折叠、染色、套色、洗色、单色剪纸之分。
在剪纸培训中心,团队成员亲身体验了裁剪撒粉、阴纸闷干、嗮蓝图、订蓝图、刻制、分叠、染色、调色,八个步骤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以刀代剪、阴刻阳刻相结合使团队成员对广灵剪纸工艺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理解。
活动结束之际,中华文化传承团成员刘超分享到:“参观完广灵剪纸艺术博物馆之后,我深刻感受到广灵剪纸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和传承的不易。经过采访与调研,我们也发现了广灵剪纸及其产业当前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希望通过此次的调研实践,为广灵剪纸、大同文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并推动这项宝贵文化遗产的发扬光大。”
实践团将会利用好此次的调研,做好后期宣传工作,为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建言献策,聚焦学校专业技术发展与非遗传承,将以文化复兴、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产教融合等国家战略与市场需求为导向共同构建“教、学、研、创、展、销”一体化的产教融合平台,推动“双创”建设,助力区域文化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希望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本次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引导同师学子读好“实践”这本无字书,深入社会,到基层中去、到群众中去、到改革和建设的第一线去,不仅让大家充分了解社会,正确认识国情,更使大家能够满怀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努力成长为与历史同向、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在的“强国青年”。
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
用心感受时代脉搏
以实践为笔
彰显青春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