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阅读
时间:2023-02-24 阅读量:268次
2月24日,市人大副主任王凤瑞带领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赴阳高县古城镇下神峪村调研乡村振兴工作。
在调研中,王凤瑞结合村里的实际,围绕基层党建、防止返贫、服务群众、产业发展等工作,与镇村干部以及帮扶工作队队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对我校近年来在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进行了详细的了解。
2016年以来,在学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驻村工作队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充分发挥传统农业带动优势,大力发展壮大农林多种产业,做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积极争取投入大量资金,集中建设了100亩经济杏林、110亩南沟湾林果基地,逐步开创了乡村振兴的“下神峪模式”。两大百亩园区平均年累计吸收安排本村村民近120多人次入园工作,务工收入近20万元,实现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创收。去年实施的林下种植收益达到13万元,今年100亩杏果园将进入挂果期,预计收入达到25万元。2025年两大园区相继进入盛果期,预计年收入达到65万元。
学校还投资修建完善了文化广场及配套设施,推进爱心超市建设,发动师生捐赠书籍建成图书阅览室,在每年的中秋、国庆、春节等节假日,组织开展“心连心、手牵手、送温暖”系列活动,坚持为群众送去慰问品、慰问金。同时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村入户、“星级文明户”“好公婆、好媳妇”评选等文明创建活动, 扭转了村风民风,培育出了昂扬向上的良好风尚。
王凤瑞对我校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强调,要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要求,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多措并举,积极推进,努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同时,要求镇村干部和帮扶工作队继续做好防止脱贫户返贫工作,加强对边缘户动态监测,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返贫,特别是防止因疾病等造成返贫。要结合两大经济园区建设,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加快产业化进程,引领和带动更多的群众,投身到新时代发家致富的道路上来,把乡村振兴这篇文章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