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大同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办全日制专科层次普通高等职业学校,是一所有着优质教育资源和优良办学传统的百年老校。学校创办于1913年,时称“山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14年,更名为“山西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34年,更名为“山西省立大同师范学校”;1972年,与原大同一中互换校名;1978年,开始招收山西师范学院大同师专班,时称“大同师专”;2003年,省政府撤销中师建制,大同师范学校挂靠雁北师范学院,更名为“雁北师范学院大同分院”;2006年,挂靠山西大同大学,更名为“山西大同大学大同师范分校”;2008年,省政府批准筹建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8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正式成立。2025年7月,学校整体搬迁至新校区办学。

  新校区位于大同市云州区南环东路同师街69号,紧邻经济建设开发区,西揽文瀛湖碧波,东接云州区产业新区,北倚采凉山天然屏障,与大同大学、山西通航职业技术学院、大同数据科技职业学院构成高等教育集群化发展、协同化育人的新布局。校区一期建设用地264亩,总建筑面积16.3万平方米;二期规划建设用地357亩,建设完成后学校将成为集教学实训、科研创新、产教融合于一体的职业技能技术人才培养高地。

  截至2025年6月,学校在校生规模达6800人,在编教职工296人,专任教师258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64人,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及硕士研究生191人。柔性引进北师大、华东师大、大同大学名誉教授9人,北师大思政博士团队4人组建名师工作室。学校现有专科专业19个,其中师范类专业8个(学前教育专业、小学教育专业、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小学数学教育专业、小学英语教育专业、音乐教育专业、体育教育专业),非师范类专业11个(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大数据技术专业、云计算技术应用专业、心理咨询专业、中文专业、旅游英语专业、应用英语专业、产品艺术设计专业、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省级高水平实训基地2个(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前教育专业),省级重点专业1个(小学英语教育专业),山西省职业教育品牌专业“十四五”第一批建设项目1个(学前教育专业),山西省职业教育高水平实训基地“十四五”第一批建设项目1个(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484.2万元,馆藏图书56.68册。学校先后获得山西省文物安全先进单位、省级“平安校园”创建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是教育部、国家语委命名的“普通话、规范字”示范单位,省级思政教育工作室培育建设项目单位,大同市高校思政课联盟基地。

  近年来,学校全面推进高质量转型发展,积极对接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不断深化产教融合,着力完善培养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聚焦算力经济核心产业链,与山西中云智谷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携手共建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大同算力经济产教联合体;融入区域养老产业生态建设,入选全国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产教融合共同体成员单位和山西省智慧养老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单位。此外,学校还先后与云冈研究院、中联数据集团、大同旅游集散中心、大同方特、京东科技、大同市众梦云科技有限公司、中露赢旅居休闲(深圳)股份有限公司、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大同助老健保有限公司、大同黄经世纪国医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建立深度校企合作关系,覆盖数字经济、文化旅游、智慧康养等多个领域。学校还与13家幼儿园共建校外实践实习基地,共建实践育人平台。办学过程中,学校规模逐年扩大,生源质量稳步提升,省外招生涵盖河北、山东、辽宁、内蒙古、甘肃、陕西、青海、云南、四川、新疆十个省份。毕业生就业率稳居85%以上(截至2025年7月31日统计,2025年毕业生落实率85.1%)。在升学方面,2025年专升本达线率50.19%,共808名考生被省内本科院校录取,其中17名同学分别进入各专业全省前10名,体育教育专业达线率100%。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沉淀了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独特的文化底蕴,铸就了同师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育特质。踏上新的征程,展望美好未来,学校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新校区区位与产业优势,精准对接行业需求,着力发展新兴专业,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实现从师范专科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类职业院校转型发展,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