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阅读
时间:2023-06-02 阅读量:62次
书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让学生与好书为友,与经典对话,与博览同行,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积淀文学底蕴,提高文学素养,让书香飘满校园。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好书是《贝多芬传》《中国人的音乐》《中国绘画三千年》《美的历程》《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
《贝多芬传(名人传)》是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著名的人物传记之一。这是一颗受伤后近乎窒息的心灵勃发而出的一曲激昂的交响乐(贝多芬本人正是这样的经历),是对音乐艺术大师贝多芬一生的真实素描。贝多芬所处的年代,正值旧的毁灭与新的勃发交加,他的成功掩隐着无可言说的苦痛,他的一生就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与多难的命运斗争的过程,那是“苦难铸成的欢乐”。基于这一点,作者在选材、构思以及切入手法上都别出心裁,广泛且不乏深入地探寻起贝多芬的传奇,给读者以全方位的撞击。体验痛苦,品尝快乐,这是作者对贝多芬,还有每一位读者衷心的劝慰。读完这本传世巨作,相信你一定可以获得思想和艺术方面的双丰收,并在潜意识里酝酿着永远的思考和感动。
这是一本讲中国传统音乐的、具有艺术普及功能的书,也是一本通过中华传统音乐来讲“中国”和中国人的书;是以中国传统音乐、各地民歌为脉,饱含深情讲述的“中国故事”。在这本书中,作者讲了三个部分:中国传统器乐与乐器、民歌与民族声乐、新音乐,带领读者聆听古筝、古琴、琵琶、二胡等传统乐器的“金声玉振”,走进南音、佛乐、道乐的神秘世界;领略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民歌的独特魅力;体会“长亭外,古道边”“风在吼!马在叫!”“一条大河波浪宽”的时代精神。从音乐层面、地缘及历史层面、人文层面,讲述了蕴藏在音乐里的民族情感。作者认为,我们也应该有文化自信,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面对西方音乐的强势冲击,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和美美与共的态度,创造属于中国人新时代的新音乐。
《中国绘画三千年》由杨新、班宗华、聂崇正、高居翰、郎绍君、巫鸿等当今最杰出的六位中美艺术史家分别执笔,以独树一帜的论述方法和风格,阐述中国绘画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各个历史时期所呈现的风格及特点。书中一开始,分别由代表中西当代学者,从不同的背景及观点,谈论中国画的鉴赏问题,再由各学者就其擅长,分别撰写断代画史的部分。六位当代大师,将各自积累数十年的知识和个人见解及心得,浓缩在各篇章内,要勾勒出各时代、各流派的起承、延传、以及重要画家的历史地位及代表作品的介述,引领读者一窥中国绘画堂奥,也让读者对於中国绘画渊源、演变及发展有更全面性的了解及见识!
《美的历程》全书共分十章,每一章评述一个重要时期的艺术风貌或某一艺术门类的发展。它并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重点不在于具体艺术作品的细部赏析,而是以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观把审美、艺术与整个历史进程有机地联系起来,点面结合,揭示出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发展作出了概括性的分析与说明。作者认为,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的转变,并非艺术本身所能决定,决定它们的归根到底仍然是现实生活,故而考察一个时代的文艺,必先考察那个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情况。本书的每一章都大致遵循着这一思想构架而展开。在本书中,作者以细密的考察论述了绘画、雕塑、建筑、文学、书法等艺术门类在各个时代的兴起与演变。并在充足的个例分析之下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指出了各个重要时代的艺术精神:汉代文艺反映了事功、行动,魏晋风度、北朝雕塑表现了精神、思辨,唐诗宋词、宋元山水展示了襟怀、意绪,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明清文艺所描绘的则是世俗人情。
《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舞蹈卷)》介绍了:舞蹈是艺术之母,是人类文化的启蒙者。原始人类从本能情绪情感到生存欲望的表达、实现,都是通过动作来完成的。动作浓缩了原始人的思想情感、情绪和激情,孕育了原始舞蹈,孕育了原始文化。舞蹈,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表征,通过舞蹈,我们可窥见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中华民族有着灿烂悠久的舞蹈文明史,它是中国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学习并掌握中国舞蹈文化发展的历史,是舞蹈表演、创作和研究人员的必修之课。